企業項目開工在即,卻因項目紅線內有一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導致無法動工。有網民通過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三全食品長江中部基地項目落戶江夏后,原計劃去年10月進場施工,但由于上述原因,一直沒有完成場平,導致項目停滯。
20日,記者在項目地塊實地走訪了解到,市作風巡查組介入協調,江夏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提出原址保護、將相關地塊費用退還企業的方案,該地塊場平工程正在進行之中,項目有望在近期開工。
■ 項目紅線內有文保單位 工程遲遲無法啟動
2019年7月,武漢全致食品有限公司競得江夏經濟開發區大橋產業園大橋村一地塊,用地面積143畝,用于建設三全食品長江中部基地項目。
江夏經開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在推進征地及場平工作時發現,地塊紅線內有一處江夏區文物保護單位——賀時泰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因此,該地塊場平工程遲遲無法啟動。據介紹,企業最初想法是希望將這一文物保護單位進行遷移,實行異地保護,但最終沒有獲得批準。
江夏區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建設工程選址,應當盡可能避開不可移動文物;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對文物保護單位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賀時泰是明代‘江夏四賢士’之一的賀逢圣的父親,墓葬保存比較完好,還是原址保護比較妥善。”
據了解,賀時泰(1546—1629)因大病雙耳全聾,自取別號“聾人”。賀時泰一生著述豐富,因《人模樣》一書得“人模樣先生”稱號。其子賀逢圣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 巡查組督辦項目近期開工 賀時泰墓將建文物保護景觀
記者獲悉,市作風巡查第九組在梳理應開工而未開工項目時,發現了這一問題,隨即開展巡查督辦工作。
巡查組組織相關部門召開了專題協調會,強力督促下,各部門紛紛拿出了具體的舉措。
江夏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向企業提出了兩套方案:一是將古墓范圍內約7.2畝土地分割出來,調整為文物保護及綠化用地,將地塊相關費用退還給企業;二是為該企業置換7.2畝土地。企業接受了第一套方案。
20日中午,記者在三全食品長江中部基地項目現場看到,項目場平工程正在進行中,排隊運送土方的大貨車超過20臺。施工人員透露,天氣好的話,大概半個月就能完成場平。
隨后,記者在地塊內找到了賀時泰墓,墓葬周邊樹木蔥郁。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今后,這里將建設成為一處文物保護景觀。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為避免企業生產經營面積減少,必須在總建筑面積不變的情況下調高容積率,“這兩項工作基本已經完成”。目前,分割出來的地塊相關費用已經返還到公司賬戶上。實現凈地交付后,就可以安排人員和設備進場施工了。